快捷支付用户成为骗子的新目标。近日,媒体频频报道骗子通过盗取用户快捷支付账户密码或骗取验证码,进而转走用户资金的案例。看来,快捷支付虽然让用户的网购操作更加便捷,但安全性却成为一大隐忧。
快捷支付利民也利贼?
支付宝快捷方式的推出,为网购达人们提供了更通畅的支付渠道,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紧随其后,各路第三方支付企业也到效仿支付宝的快捷方式,纷纷推出自己的快捷通道。快捷支付的优点是不言而喻的:用户通过电话或者网站等方式订购商品时,无需开通网银,直接通过输入银行卡卡面信息,即可便捷、快速地完成支付;只需将支付宝账户关联储蓄卡或者信用卡,每次付款时输入支付宝的支付密码即可完成付款。事实上,更简洁的操作程序,确实提升了用户的网购体验,也给商家带来更大的交易量。譬如,在今年11月11日凌晨的第一个小时内,支付宝在一秒内收到的交易创建需求最高达到44万笔,一分钟内最高完成的交易笔数达到20 .5万笔。其中快捷支付功不可没。据了解,当天支付宝快捷支付交易笔数占到所有交易笔数的约45.8%。
然而,快捷的另一面却是不断涌现的安全难题。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据《深圳晚报》报道,市民王先生在上网时,QQ上一个叫李冰的朋友和他搭话,李冰说自己有一个朋友想把钱转到自己的账号上,可他的银行卡没绑定手机就想把钱先放小王这里。王先生看是李冰的要求,想也没想就同意对方打过来1500元。不过,李冰表示要用支付宝的快捷支付方式打钱,可王先生并没开通。随后李冰又要了王先生与手机绑定的邮政储蓄银行账号和手机号,并核对了姓名。之后,李冰叮嘱王先生把收到的验证码转发给他。之后,支付宝提醒王先生已开通快捷支付功能。但就在王先生收到提醒短信之后,李冰就突然下线了。几分钟后,王先生收到短信提示,银行卡被转出2000元。王先生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被骗了。后来得知,和王先生QQ的不是真的李冰,李冰的QQ号被骗子盗取,并用其来套信息然后开通了快捷支付。
据《新快报》报道,市民谈先生之前在使用支付宝的时候,看到了支付宝的快捷支付方式,而且淘宝网一直在交易页面推广这个交易方式,所以谈先生就开始使用,并也觉得挺方便,就对支付宝进行了充值。可就在近日,他在查询自己支付宝余额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账户中莫名少了597元。后来经过查询,发现是在凌晨的时候被一个名为“手机wap充值”项目以3次199元给刷走了。于是谈先生立刻将支付宝中的余额全部取出,然后向支付宝投诉,可想不到骗子又通过谈先生板顶的银行账户以同样的项目名划走了近400元。
快捷支付存在安全隐患
不难看出,尽管用户规模不断增多,操作也确实相对比较便捷,但安全问题依然是快捷支付需要跨过的一道坎儿。
首先,性质上而言,快捷支付归第三方支付企业管理,快捷支付不通过网银无需密码,直接就能从账户转钱,所以交易过程并不受银行保护。一旦出现问题,也只有第三方支付企业本身负责,所以安全性没有网银高。
其次,容易被病毒入侵,盗取密码。支付宝快捷支付交易方式在设计流程上都是比较严谨的,存在漏洞问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用户密码被盗的现象依然时有发生。而且,眼下,随着手机网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也开始加入快捷支付的队伍。智能手机在安全方面存在的漏洞远比传统PC要高,这就让快捷支付再添一重安全隐忧。
再次,默认与银行卡或信用卡绑定,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淘宝买家在使用快捷支付后,会默认将卡绑定,对一些电脑不是很精通的大龄买家来说,也不懂得该如何取消绑定,如果是工资卡或者储蓄卡被绑定,而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漏洞盗走,也会造成不小的损失。支付宝应该给用户一个是否取消绑定的选项,让用户每次使用完快捷支付之后会提高警惕性。
尽管目前支付宝在各方面都制定了相应的赔付制度,也宣称快捷支付的交易方式只需每次都规范的操作,意外基本可以避免,但这样的赔付往往只针对小金额损失,且认定程序一般比较复杂。
快捷支付还需多加安全锁
快捷支付的优点不言而喻,但安全隐患已成硬伤。要医好这一伤口,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首先,第三方支付企业责无旁贷。要从技术及服务方面加强保障,确保用户不会因为病毒等因素造成信息流失后的财产损失;最好与银行方面建立合作关系,虽说快捷方式的快捷就是省去了银行卡支付密码的环节,但同时也将银行的保护一起省去了,如果能与银行建立合作关系,也能使得用户的利益得到更全面的保障。
用户方面,需提高安全意识。这已经不是一个手握密码就安然无事的世界了,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已经使得不法分子有更多的渠道获取用户的信息。而作为用户本身,更是要提高警惕,不要将个人信息直接通过聊天工具告知给他人,同时对提高对验证码的认知,不要再单纯的以为有了密码就是安全这样的思想;也不要轻信一些钓鱼网站超低价、大疯抢的诱惑,导致电脑中毒后,密码被盗后而产生的财产损失;按照网购支付流程走,注册一整套完整的数字证书或者进行实名验证绑定手机,并在每次交易完成后及时关闭快捷方式的功能;还有不要将大金额的银行卡,如工资卡、大额度的信用卡等作为快捷支付绑定的卡,避免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造成无法挽回的大额损失。
国家有关部门对于第三方支付的监管工作以及法律法规的完善工作也要做得更加到位些。就目前来说,有关部门对这方面的监管力度远远不够,法律法规的定制也还不健全。因此,未来,在规包括快捷支付在内的第三方支付市场方面,有关部门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 publish_helper_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