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气象。刚刚迈入2013年,移动智能终端市场就传出了不少好消息。1月3日,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Ubuntu宣布正式发布面向智能手机市场的移动操作系统。而几乎在同时,业界也传出了三星将联手英特尔推出同样基于Linux技术的自主移动操作系统Tizen。加上即将正式发布的RIM公司的黑莓10操作系统,和正在全力推广中的微软Windows Phone 8,以及其早已占据市场统治地位的谷歌Android和苹果iOS系统,移动OS市场骤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闹局面。对于消费者来说,有新的选择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业界来说,纷纷涌现的新移动操作系统是否就真的意味着全新的商业机会呢? “新人”辈出只因市场还有空间 对于手机用户来说,Ubuntu可能还是一个十分陌生的名字,但是对于电脑发烧友来说,Ubuntu却并不陌生。这原本是一个基于Linux开源代码打造的针对PC平台的操作系统。该系统由2004年创立Canonical公司运营推广,由于在技术更新升级方面表现颇佳,同时人性化UI的界面也较为亲民,Ubuntu在过去近十年的发展中成为了市场上最成功的Linux操作系统。通过与联想、惠普、戴尔等PC厂商合作,Ubuntu的全球用户已经超过2100万。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此前Ubuntu的用户主要集中在PC端,而且仅仅流行于技术水平较高的用户之中,在中国市场,Ubuntu的知名度和普及率都不高。 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个略显小众的操作系统厂商,却悍然杀入了早已经呈现出红海迹象的移动操作系统市场。2013年1月3日,Ubuntu宣布正式推出针对手机平台的操作系统,而在CES2013展会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采用Ubuntu操作系统的样机,显然对于进入移动操作系统市场,Ubuntu酝酿已久。 对此,Ubuntu中国区首席代表于立强表示:“随着计算设备开始融合,移动领域是Ubuntu必须进入的市场。”据他介绍,Ubuntu手机操作系统此前就以秘密项目进行研发,并且已经有不少国内国外厂商对该系统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在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上,厂商们没有太多选择,他们迫切需要第三方的解决方案。”于立强称,Ubuntu正是看到了市场需求,才投入力量进行研发。 转向“自主” 防范谷歌或是主因 如此说法并非没有道理,虽然目前谷歌Android在智能手机市场已经占据超过50%的份额,但随着谷歌收购摩托罗拉并且在4.0以后的版本中加大了管理力度,已经让不少合作伙伴感到了潜在的威胁。为此,三星在2011年就曾经推出Bada系统进行应对,虽然采用Bada系统的产品市场销量不佳导致最后三星放弃在这一平台上继续投入,但这并没有让三星彻底放下对谷歌的防范。进入2013年,三星更是高调宣布,该公司今年将在英特尔的支持下,出售搭载Tizen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并根据市场情况来扩大产品线。据介绍,Tizen是由三星和英特尔分别支持的两个Linux软件团体——LiMo基金会和Linux基金会设计,该系统由两家旗下的“LiMo”和“MeeGo”整合而来。两家基金会曾经表示,Tizen平台同样开源,并基于HTML5,可支持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多种设备。 据记者了解,除三星之外,华硕和宏碁两大公司也已经表示会采用Tizen系统进行市场尝试,随后还可能会有HTC等重量级厂商的加入。“这其实反映出Android厂商对谷歌收购摩托罗拉之后的提防之心日重,虽然谷歌反复声明会保持Android的开放,但是谷歌已经开始越来越多的涉足硬件生产和销售领域,其推出Nexus品牌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实际上已经对自己合作伙伴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市场研究机构Reational AB的分析师张星称,去年四季度谷歌和LG合作推出的Nexus 4甚至为四核智能手机制定出了2000元以下的价格“新低”,“这其实对谷歌的硬件合作伙伴形成了一定的杀伤,因为这种定价告诉消费者其实所谓四核旗舰机原本也就值2000多元,那消费者为什么还要多花一倍的价钱去买三星、HTC的同样配置的产品呢?” 其实这种对谷歌的防范在Android智能手机厂商中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不仅是三星、HTC,就连国内厂商如中兴、华为、联想等在享受Android产品的战果的同时,也不忘和微软牵手,积极筹备Windows Phone产品线,其中中兴更是喊出了将在2013年推出自主操作系统的口号。 改变格局?短时间内基本无望 但在张星看来,无论是三星的Tizen、中兴的自主系统,更多还只是厂商为求自保留下的后路,而非现实选择,“至于Ubuntu、Firefox OS等这些新推出的操作系统,对于手机大厂来说,同样也只是备胎而言,试水可以,全力以赴几无可能。”张星表示,移动操作系统市场的竞争要想脱颖而出,并非仅仅依靠软件本身的优秀性就可以实现,更多还需要整个生态系统的完善。 “就连微软这样强大的软件厂商,依靠Windows这样大名鼎鼎的平台,也不敢妄言在短时间内冲击Android和iOS的统治地位。”战国策分析师杨群对记者表示,依靠庞大的第三方软件支持和众多优秀的硬件产品,目前Android和iOS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生态系统,“这两大主流系统的第三方应用数量都是数十万计,而微软的Windows Phone和Windows RT之所以还没有足够的竞争力,就是因为第三方应用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还有着较大的差距。针对不同的平台重新开发应用需要时间和人力投入,没有足够的驱动力,第三方开发者是不会那么容易为Ubuntu这样的新系统投入太多的。”杨群直言道。 事实也的确如此,微软重金打造的Windows RT虽然有自家的Surface平板做配套,但是应用的严重匮乏让其销量十分不理想,发售几个多月来销量也始终未能达成既定的200万台目标,而苹果发布的iPad mini基于成熟的移动应用生态链一周就突破了200万台的销量。“所以说,目前新推出的众多移动操作系统,只能算是给业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要说改变市场格局,还言之尚早。”杨群称。 不过部分业内专家也表示,随着微软Windows Phone 8的产品陆续上市和第三方应用的快速增长以及黑莓10的即将推出,今年移动操作系统市场的竞争无疑将会加剧。“相对于Ubuntu、Tizen这些还处于起步阶段的产品,Windows Phone 8和黑莓10这些老牌厂商的新作可能搅局的能力还会更强一些。”张星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