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月13日消息,据彭博社博报道,两名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可穿戴计算设备iWatch团队,规模已经升至100人。过去一年内,这一团队不断成长,并新近加入了曾在iPhone、iPad小组工作的管理人员、市场营销人员以及软硬件工程师。团队规模显示,苹果的这款产品很有可能已经超过了试验阶段。
科技顾问、前苹果员工布鲁斯(Bruce Tognazzini)认为,“iWatch将填补苹果生态系统中的一大空缺。正如苹果其他具有突破性的产品一样,在发布指出这款产品的价值可能会被低估,但是在后期将逐渐发展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并给苹果的命运带来深远的影响。” 目前,苹果公司发言人纳塔利(Natalie Kerris)拒绝对此发表评论。 消费电子市场的下一个方向:可穿戴计算设备? 据悉,苹果高级工程总监詹姆斯?福斯特(James Foster)和阿奇姆?潘特福尔德(Achim Pantfoerder)都参与到了可穿戴计算项目中。消息人士透露,过去几年,苹果也曾研究穿戴式设备,并追踪适用性,但是并没有把这些产品带向市场。 打造一款手表,会带来一些独特的复杂挑战,而这主要是由于电源管理的要求,因为手表不应当每天充电。而在苹果紧锣密鼓进行研发的同时,另一家科技巨头谷歌,则致力于谷歌眼镜项目,并有望于2014年推出。 可穿戴式计算设备,可能预示着消费电子行业一个新的发展方向。2007年iPhone首秀、2010年iPad横空出世,开辟了触屏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新纪元,并引来谷歌、三星、微软等公司加入竞争。 基金管理公司T. Rowe Price集团的约什?斯宾塞(Josh Spencer)表示,苹果对手表这类产品的投资是正确的,即便这一产品可能无法商用。“使用苹果手表的人,将会多于佩戴谷歌眼镜的。”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耐克、Fitbit等制造商推出的健身追踪设备。而鸿海也曾于2001年投资WIMM Labs,研究带有屏幕、Wi-Fi、蓝牙的手表的研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