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手写确实非常费劲儿,因为我长大后一直在电脑上敲打我的想法,但不管你个人的偏见如何,草书经历的变化再次提醒我们,现代科技拥有多么巨大的潜力,能够颠覆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制造出细微的新形式社会分歧。
几周前,我与马里兰州的朋友坐在他们家的圣诞树旁,听到他们家十几岁的女儿(暂且称她为茱莉亚)抱怨学校最近的考试。让她感觉困难的不是多项选择题或者论文,而是出题人要求她用“草书”(cursive)(英国人叫做“连笔”(joined-up),即不是每个字母单独拼写)——写下自己的名字和一个简短的句子。 现年16岁的茱莉亚理应在8年前就在学校(那可是一所好学校)学会了草书,而且草书长期以来一直是西方教育界的通行标准。在现实中,茱莉亚几乎从来用不到草书。她的朋友也不用:我在假日期间对见到的美国青少年做了一项(完全非正式)的调查,结果表明,几乎所有人现在都用“印刷体”书写,其他字体几乎完全不会。 在我和孩子们或年轻人聊天时,每当我能把他们的注意力从手中的移动设备引开足够长时间,可以讨论这个话题时,他们都反复告诉我:“没人用草书了。”的确,他们看上去迷惑不解,就像我问他们是否用鹅毛笔写字一样。 这应该是科技变化带来的一个更加微妙、更加耐人寻味的变化吧。近30年前,我在茱莉亚的年纪时,正在英国学校读书。我理所当然地认为,成年人都写“连笔”字。人们认为“印刷体”孩子气,而且我要没完没了地书写作文,用印刷体写字太费时了。 多数30岁以上的人可能都有类似的本能反应,尤其是在英国。英国的教学大纲仍然要求小学生学习连笔字,多数(但不是全部)中学认为这是年龄大一些的孩子也应该具备的标准能力。同时,在德国等国家,迄今仍然强行规定,儿童必须学习一种特别费事儿的连笔字,叫做“die Schreibschrift”(不过德国的教师联盟近年在呼吁对此予以简化)。 但在美国,草书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衰落。随着电脑和移动设备激增,学生越来越多地在键盘上键入作文。理论上,很多州仍在教草书:2007年对美国50个州一到三年级教师展开过一项调查,9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仍在教草书。 迈阿密学区办事处的一份报告称:“300多年来美国的中小学一直在教授草书,草书一度是主要通信方式。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草书在小学教学大纲中的重要性下降了。这被归因于科技使用量增加、课堂时间中用于准备标准测试的比重越来越高以及这样的观点:学生与其花时间学习草书,不如学习更有意义的教育内容。” 这件事重要吗?各方的看法尖锐分歧。在印第安纳州,部分地方政客失望至极,于是在最近向立法机构提交了一份法案,要求在学校强制使用草书。这部分是由于,他们担心这一趋势反映出教育标准整体衰退、思维凌乱懒散。人们还担心,美国的孩子们正在与自己的历史割裂(如果你想阅读《独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原本,就必须看懂草书)。另一个实际的担忧是安全。 提出“印第安纳法案”的共和党州参议员琼·莱辛(Jean Leising)表示:“如果你不会写草书,怎么在一宗法律文书上签字?” 不过,很多教师反驳道,在数字世界,强迫儿童用他们以后几乎用不到的字体写字是浪费时间;教育内容应当得到优先对待,让孩子们为计算机时代做好准备。他们的观点是,在全球化经济时代,真正重要的是键盘,而不是书法。 |